?
"
不久的將來,中國臺灣地區的小伙伴將有機會吃到轉基因馬鈴薯制成的薯條和轉基因木瓜了。
據臺灣“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媒體報道,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衛福部食藥署”)近日證實,美國商家申請向臺灣地區出口轉基因馬鈴薯。這是臺灣地區批準轉基因食品原料進口以來,收到的首例轉基因馬鈴薯的申請。外界預計,根據臺灣“食藥署”的審批流程,轉基因馬鈴薯最快明年有機會上市。
臺灣地區禁止任何轉基因農作物的商業化種植。臺灣“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周佩如稱,凡是轉基因食品原料及其制品想進入臺灣市場的,都需要先經過臺灣“基因改造食品審議小組委員”審查通過才能上市。目前,臺灣地區已批準進口5種轉基因作物或食品原料,包括黃豆、玉米、油菜、甜菜、棉花,共頒發了119張許可證。
周佩如稱,一般馬鈴薯制作薯條、薯片時都需要高溫油炸,會產生致癌物質丙烯酰胺,而這種轉基因馬鈴薯產生的丙烯酰胺的量比較少。周佩如還提到,這種轉基因馬鈴薯已獲得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批準上市。
事實上,第二代的轉基因馬鈴薯也于今年3月份獲得美國相關機構的批準,可在美國商業化種植、上市了。
除馬鈴薯之外,近期也有生產商首次申請向臺灣地區出口轉基因木瓜。周佩如稱,輪點病毒是天然木瓜的克星,一旦感染了這種病毒,整株木瓜樹就毀了。而轉基因木瓜具有抗輪點病毒的特性,即便是感染輪點病毒也不會使整株木瓜樹死亡。
周佩如稱,上述兩個申請近日已開會討論。根據以往經驗,從遞交到批準至少需要1年的時間。不過,具體時間仍得看廠商的材料準備是否齊全,同時需經嚴密審查通過才可能放行。
上述申請剛剛遞交,在臺灣地區就引起了廣泛討論,有聲音稱進口轉基因馬鈴薯可能會沖擊臺灣本地的馬鈴薯種植行業。
臺灣“農糧署作物生產科科長”方怡丹稱,臺灣地區生產的馬鈴薯都是非轉基因的,面積只有2千多公頃(20平方千米),產量只占每年臺灣地區需求量17萬-18萬千克的3成左右,主要供應鮮食;市面的薯片、炸薯條等等加工食品都是用進口馬鈴薯制作,未來若開放,有可能會漸漸變成是用轉基因馬鈴薯制成。
她強調,本地產的馬鈴薯也有開發制成加工品,或是供應快餐店,像是用于炸薯條等。未來若開放,希望臺灣“衛福部”要把關市面上所有馬鈴薯生鮮或加工食品,全要標示清楚是轉基因或是非轉基因的,讓臺灣人民有選擇的權利,并確保本地馬鈴薯生存空間。
她還表示,未來若開放該轉基因馬鈴薯,將由臺灣“農委會”進行田間監測,以防有人拿去自行偷種。目前臺灣地區已開放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玉米就是持續進行田間監測,一旦被發現偷種,則全園銷毀。
來源:澎湃新聞